
近年来,临武县坚持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的“铁规矩”,通过突破传统空间观念,加强流域区域间的联保共治,复活一汪清水,重塑“水清、河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水生态环境,唱响了一曲高质量发展的“江河之歌”。
每周二,陈冠斌都会来到汾市镇玉美田村对武江河进行水体采样,检测水质是否达标。这里是武水河、斜江河、人民河、腊水河、东山河五河的交汇处,也是境内水系集中进入珠江的“第一岗哨”。
郴州市生态环境局临武分局监测站技术员陈冠斌说,他们就像行走的“生态防护网”,监测覆盖全县100多个村,湘江、珠江两大流域,四个断面,只要发现任何环境问题,都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和解决。
玉美田村水环境质量发生转折性变化,还得从2011年前说起。武江河的上游是三十六湾矿区,以前绵延五公里的山谷遍布着三百多家采矿企业,因为滥采乱挖造成河道淤塞,水成了“酱油汤”。痛定思痛,临武县对三十六湾、香花岭矿区实行“休克疗法”,治理思路也从单纯地治矿山,转变为水系综合治理。经过多年联保共治,如今,水质达到了地表水三类标准,素有“大气和水质状况监测鸟”之称的白鹭,也飞回了武江河,河水悠悠,鸟语花香。
汾市镇玉美田村村民刘余林说,以前这条河的水根本不敢用,洗个手都很痒,闻起也很刺鼻,现在变化很大,河里很多鱼虾了,灌溉、种菜也可以用这里的水。
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,乡村经济该如何转型?当地想到了打造水生态主题公园,借助这一汪“复活”的清水,发展“美丽经济”。盛夏时节,迂曲回环的武江河沙洲绿树蓬勃盎然,游客们在这里尽情泛舟,感受亲水之乐。
以前,人人嫌弃的“臭水河”,而今,水清岸绿的河道成了最“吸粉”的风景线。过去的“五一”假期,游客量一度“狂飙”到日均近10000人次,带动周边300多人就业。水经济、水风景,让玉美田村成了“网红村”。
“现在水也清了,村子里面的环境也好了,我们的腰包也慢慢地鼓起来了,对未来的生活也有盼头了。”汾市镇玉美田村村民刘余国说。
近年来,临武县紧紧围绕水治理这一民生工程,攻坚克难,精准发力,实现了碧水绕城乡的优美环境,成了文明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引擎。截至目前,全县珠江、湘江两大河流流域,四个断面的水质都得到了有效地管控,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。
责编:龙潮辉
来源:临武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登录“龙源临武”客户端,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
动画解读《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 五大亮点彰显“湘”式态度、力度、温度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22日)
警惕基孔肯雅热!广东佛山已超2000例感染
这个“加法”,何以产生“乘法”效应(文化中国行)
湖南日报观察头条丨七月郴州,好戏连台——“农文旅体”奏响融合乐章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21日)
昆剧《湘遇·湘昆》在郴州首演
改革为人民|千年天堑变通途
下载APP
分享到